close

各位關心台灣鳥類的鳥友:

         我們是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鳥類紀錄委員會的成員。本委員會是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第十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成立,主要任務為(1)建立及更新台灣鳥類名錄、及(2)審查台灣鳥類新紀錄種。大家所關心的台灣鳥類名錄,經本委員會多次討論後,已經整理出一份新版的名錄。此版鳥類名錄共登錄560種自然出現於中華民國的鳥種,及9種已在台灣建立穩定族群之外來鳥種。在此,為這份鳥類名錄做個簡要說明。

 

此份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鳥類紀錄委員會審定之2008年版台灣鳥類名錄所依循的分類系統,是2003年出版的Howard and Moore世界鳥類名錄第三版(Dickinson 2003)。目前全球有多個世界鳥類名錄系統,彼此之間都有一些因分類見解不同所產生的差異。本委員會會選擇採用此分類系統,主要原因是依循劉小如老師團隊所撰寫的台灣鳥類誌一書(預計於2009年出版)所採用的分類系統。但由於分類系統會一直持續更新,未來不排除採用其他版本的世界鳥類名錄。另外,關於台灣的畫眉及五色鳥之分類地位,我們則與台灣鳥類誌一致,採用李壽先老師等人研究(Li et al. 2006, Feinstein et al. 2008)的建議。

此版台灣鳥類名錄所納入的鳥種紀錄所涵蓋的地理範圍,是中華民國目前實質管轄的全部領土及領海,包含:台灣本島及其鄰近附屬島嶼、澎湖群島、蘭嶼、綠島、金門列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南沙群島、及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等北方三島。鳥種紀錄所涵蓋的地理範圍是2008年版台灣鳥類名錄與其他版本的台灣鳥類名錄間最大的不同。此版鳥類名錄內所納入的鳥種,是以1995年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所公布的鳥類名錄,及劉小如老師團隊所撰寫的台灣鳥類誌為基礎,並加入近年發現鳥種,以及僅出現於金門、馬祖等外島區域之鳥種紀錄。1995年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所公布的鳥類名錄共納入458種鳥類,這是針對台灣、澎湖、蘭嶼、綠島、及其他台灣鄰近附屬島嶼所做的鳥類名錄。雖然有些鳥種分類地位已經有變動,但是這458種鳥類都仍包含在此版台灣鳥類名錄中。劉小如老師團隊所撰寫的台灣鳥類誌,也是以台灣、澎湖、蘭嶼、綠島、及其他台灣鄰近附屬島嶼為範圍,整理並審查近年的新紀錄鳥種報告,共新增加73種鳥類,包含分類地位變動所增加的鳥種,以及1995年至2006年的新紀錄鳥種。除了藍翅八色鶇(Pitta moluccensis )我們認為不能排除有人為引進的可能而予以保留外,其餘台灣鳥類誌所增加的鳥種皆予以接受。此版台灣鳥類名錄另外加入30種之前未登錄在1995年版鳥類名錄與台灣鳥類誌內的鳥種,包括加拿大雁(Branta canadensis)、赤頸鷿鷈(Podiceps grisegena)、爪哇池鷺(Ardeola speciosa)、紅腳苦惡鳥(Amaurornis akool)、棕頭鷗(Larus brunnicephalus)、笑鷗(Larus atricilla)、中賊鷗(Stercorarius pomarinus)、長尾賊鷗(Stercorarius longicaudus)、灰斑鳩(Streptopelia decaocto)、斑尾鵑鳩(Macropygia unchall)、褐翅鴉鵑(Centropus sinensis)、烏鵑(Surniculus lugubris)、斑翡翠(Ceryle rudis)、栗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藍喉蜂虎(Merops viridis)、黑原鵑鵙(Lalage nigra)、小灰山椒鳥(Pericrocotus cantonesis)、稻田葦鶯(Acrocephalus agricola)、歐亞柳鶯(Phylloscopus trochilus)、雙斑綠柳鶯(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黑眉柳鶯(Phylloscopus ricketti)、漠地林鶯(Sylvia nana)、黑領椋鳥(Sturnus nigricollis)、白斑紫嘯鶇(Myophonus caeruleus)、鵲鴝(Copsychus saularis)、白頂溪鴝(Chaimarrornis leucocephlus)、白喉林鶲(Rhinomyias brunneatus)、斑鶲(Muscicapa striata)、褐胸鶲(Muscicapa muttui)、及叉尾太陽鳥(Aethopyga christinae)。上述30種新加入鳥種,基本上是2006年至2008年的發現紀錄,以及僅出現在金門或馬祖的紀錄。至於9種已在台灣建立穩定族群之外來鳥種,本委員會是沿用台灣鳥類誌內的定義,在台灣已有10年以上的穩定繁殖紀錄。

        在討論新紀錄鳥種的過程中,本委員會是採取嚴格的鳥種紀錄認定標準。此版鳥類名錄內的所有鳥種,皆是在所有委員無異議的情況之下所通過。有些新報告鳥種,本委員會也認為很有機會出現,但是由於鳥種辨識的不確定性、有人為引入的可能、資訊仍嫌不足、或缺乏明確影像佐證等等原因,而沒有被納入此版鳥類名錄中。未來本委員會將持續收集資訊,討論那些尚未有定論之新報告鳥種,並定期更新台灣鳥類名錄。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會累積更多的鳥類紀錄報告,而持續增加台灣鳥類名錄內的鳥種。如果您對目前已經列入鳥類名錄的鳥種有保留意見,也歡迎您提供意見給本委員會。

         此版鳥類名錄內的鳥種中文名,主要是沿用中華民國野鳥學會1995年版的鳥類名錄,以及劉小如老師團隊所撰寫的台灣鳥類誌。台灣所用的中文鳥名的確有值得修訂的空間,中華民國野鳥學會1995年版的鳥類名錄,即已修訂多種鳥類的中文名。但是討論鳥類中文名的修訂需要大量時間,本委員會於2008年尚無足夠時間來討論鳥類中文名修訂。因此決議暫時沿用中華民國野鳥學會1995年版鳥類名錄內的中文鳥名;但是有分類地位變動的鳥種,以及後來加入的新紀錄種,則沿用台灣鳥類誌內的中文鳥名。台灣鳥類誌未包含的新紀錄種,則暫時使用目前最通用、合理的中文名。未來本委員會不排除全面採用台灣鳥類誌內的鳥類中文名,或是修訂部分鳥類的中文名。

        此版鳥類名錄並無提供各個鳥種的遷留狀況及數量資訊,主要原因是許多鳥類在金門、馬祖等外島地區的遷留狀況及數量,迥異於在台灣的狀態,而且需要大量時間討論。本委員會有感於外島的鳥類出現資訊收集尚未充分,同時也沒有足夠時間來討論,因此此版鳥類名錄並無提供這方面的資訊,只特別附註出僅在金門、馬祖有發現紀錄的鳥種。未來將持續收集並討論各鳥種的遷留狀況及數量資訊,並在下一個版本的台灣鳥類名錄中,加入這方面的資訊。

        此版鳥類名錄另外尚有提供台灣特有種及特有亞種的資訊。由於分類見解不同,不同分類系統所認定的台灣特有種及特有亞種並不一致。此版名錄除依循Howard and Moore世界鳥類名錄第三版(Dickinson 2003)的分類系統,也依據Li et al. (2006)Feinstein et al. (2008)的研究成果,共認定有17種台灣特有種及60種台灣特有亞種。這部分台灣特有鳥類的資訊,是由劉小如老師研究室所整理,在此特別致謝。另外,未來隨著分類系統的持續更新與鳥類研究者的努力,相信台灣特有鳥類的認定一定會有所變動,本委員會也將適時地依據最新的研究成果予以更新。

        本委員會特別感謝1995年台灣鳥類名錄審查大會的委員們,以及台灣鳥類誌的作者群(劉小如、顏重威、蔡牧起、方偉宏、林文宏及丁宗蘇),還有整理近年鳥類發現紀錄及核對分類資料的張照煌、王侯凱、簡哲仲、詹仕凡、馮雙、林大利與林惠 珊等人。沒有他們的心血與努力,本委員會的審訂工作將無法順利進行。同時,我們也非常感謝所有提供鳥類發現紀錄的觀鳥者們。如果沒有眾多觀鳥者的觀察、辨認、討論與紀錄,以及劉小如老師團隊的付出,台灣的鳥類名錄所登錄的鳥種,無法在13年之內就增加102種。希望鳥友未來仍能不吝繼續提供鳥類發現紀錄,並將新紀錄鳥種報告投稿到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及各地鳥會的刊物。謝謝您的努力!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鳥類紀錄委員會

丁宗蘇 阮錦松 林瑞興 蔡乙榮 潘致遠 歐陽建華 羅柳墀 敬上

20081229

 

詳細名錄請查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www.bird.org.tw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victor 的頭像
    yuvictor

    賞鳥旅遊好心情 Birding and travelling

    y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