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天氣很好,心情也很好,兒子難得答應與我一起爬郊山,由於晚上還要參加鳥會的鳥會,所以選了一條比較短且好走的路線。從三峽行修宮(三峽恩主公)→紫微天后宮→六寮崙山474m→大寮地山西南峰482m→白雞山鞍部600m?→行修宮,全程約6公里,輕鬆緩步大約需時3-4小時。

到了行修宮,停好了車子,(40元/次)很OK。我們父子倆先上行修宮去拜一拜,一上到廟殿,發覺這兒跟台北的行天宮好像,格局、擺設,以及服務人員的服裝幾乎都一樣。
接著就出發步行。剛開始都是柏油路,算是好走,一路指標也很清楚。忽然看見天上一隻猛禽,連忙拿出傢伙,今天帶了300D,但是鏡頭只有200,距離遠了些,所以拍起來還是一個黑黑的剪影,但是比起前兩次好多了。
父子倆邊走邊聊,輕鬆愉快。兒子眼尖,看到路旁的黃色警示燈竟是使用太陽能,真有意思。如果是我一個人走,大概只會忙著看鳥看花看蝶,多一雙眼睛果然不一樣。
在一個轉彎處看見一做好大的山門,旁邊又豎立了一個巨大的步道圖示,清楚的說明了路徑。
一路雖然爬坡,但是路寬車少,走起來倒是舒服。
來到一處叉路口,兒子剎有介事地拿出地圖來判讀,跟真的一樣,其實路標已清楚的指示。終於走到了天后宮,好一座巍峨雄偉的廟宇,主殿已建成,其餘還陸續構建中。我們赴子倆坐在廟前的台階上休息,喝水吃東西。休息夠了之後,起身開始真正的爬山。找到了山徑的入口,台北縣政府真是體貼爬山人,不但在入口處豎立了矮樁,還標上GPS座標。可是這個座標為什麼跟我的PDA上的GPS座標不一樣,這可有趣了。先標記下來,回家再研究。
現在才是真正登山的開始。一開始是一小段水泥路,接著就是土路,而且一路往上爬,這時才聽到自己喘大氣的聲音,汗也開始大顆大顆的傾出。在地圖上標記一段蛇木區,原來不解其意,踩在腳下時才發現,原來是建設單位將筆筒樹的樹幹一段一段截下來,橫舖在山徑上,就地取材,形成蛇木區。
不能免的,山徑上還是會看到登山隊繫在樹上的塑膠布條,隨風飄逸,不知該如何說是好!在寂寞的山徑中行走,偶爾看見一條布條,會覺得有些安心,表示這條山徑曾有人行經,應是對的路。可是看到一大堆布條在樹之上飄搖,又覺得不對勁!真是...
經過一番小小努力,登上了今天的第一座山頂,六寮崙山,標高474m。小小的山頂,在樹林之中,無法展望。
當然還是多家爭鳴,就是苦了大樹。
再上行一會兒,登上今天的第二座山頂-大寮地山西南峰482m。
我們在這裡休息,想不到這座山頂也設有解說牌,而且還一個小小古蹟,就是我兒子腳前的小石樁,日據時代打下的總督府圖跟點。
地圖上顯示有一處叫做紫薇森林,看了心中浮起美麗的遐想,不知在哪哩,是個什麼美境,一路上就是沒看到。遠處聽見卡拉OK的聲音,想必有人蹤了。一會兒來到一座山中餐廳,聲音就是這裡出來的。在餐廳旁有一處三角形的花園,種滿了薔薇,My god,原來這就是紫薇森林,想起來好笑,真是文字唬人。
順著水泥路往前走,不對呀!應該進trail才對呀!可是trail 的入口呢?兩個人四下找就是沒看到,沒有明顯的trail 入口,也沒有任何標示,這可奇怪了。仔細找了找,原來路標釘在窄小trauil 入口的筆筒樹的低矮處,不仔細找真是看不到。
認對了方向,父子兩鑽進了又窄又小的小徑,一勁地往上爬,有時要側身,有時要低身,有時要撥開小徑上的五結芒,不免要被刮幾下。這下可讓我們余小鈞嚐到滋味了。
我們倆鑽進一處茶園,這下可好哪裡是路呢?一行一行的茶樹,看起來都是路,卻又找不著對的路。這可麻煩了。就在這片茶園中,往左試、向又試,往上走,再往下走。找了大約十來分鐘,不得要領。
終於在茶園右上端一棵樹上看見一小條破破的布條,像是登山隊繫的布條,試著往前走,終於撥雲見日,找出往前的小路徑。父子兩相對一笑,噓了一口氣。
接下來,照地圖標示,是要往白鷄山的鞍部,標高約600m。山徑也不好走。走到一處叉路扣,只見到往白鷄山及往六寮崙山的指標,卻看不到何處是鞍部?明明該往下走了,卻看不到指標?憑感覺判斷,應是往下走,因此選擇右邊往下的路。還好,選對了。如果選擇往白鷄山的方向,這一去可是要約五小時的路程才會走到山下,而且還是另一邊山下,而不是我們停車的行修宮。
回到了行修宮,我們又到大殿去拜一拜,有拜有保庇。還帶著兒子去消災祈福一番。
今天走起來雖然不免有些小小刺激,但大致上算是輕鬆愉快。與上次去獅公髻尾山大不相同,看鞋子就知道。